饮用水TDS检测标准之谜解
TDS的概念
TDS全称为“总发散物质”(Total Dissolved Solids),是指在一定温度下,通过0.45微米滤膜过滤后的水样中所含有的所有溶解固体。这些固体包括矿物质、盐类、有机物和其他各种化学化合物等。TDS值通常以毫克每升(mg/L)或 partes per million(ppm)表示。
饮用水的TDS标准
国内外对饮用水的质量标准都非常严格,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一个适用于大多数地区的基本指导线:对于普通家庭使用的自来水,建议其电导率不超过0.7毫西维尔/厘米;而对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使用,则可能需要更高或者更低的要求。例如,在某些国家,对于农业灌溉用的水,其电导率甚至可以达到10-20毫西维尔/厘米。
影响因素分析
TDS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,比如源头的地理位置、地层类型、土壤特性以及处理过程中的操作水平等。如果来自地下储层,如岩浆区,那么可能含有较高量级的大坠石灰石或硫酸盐;而河流或湖泊中的水则可能因为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繁殖,从而提高TDS值。此外,不当的人工加药也会显著增加TDS值。
检测方法与设备
测定饮用水中TDS的一般方法是采用电导率仪,这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成本较低的手段。这台仪器通过测量被测试液体传递时产生的电导率,以此推算出溶解固体含量。但如果想要更加精确,可以采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,这是一种分步测定的技术,它能够提供关于不同类型离子的详细信息。
如何降低及改善
如果检测到的饮用水中TDS过高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:
使用逆渗透系统进行脱盐处理。
采取物理去除法,如沉淀剂添加和磁场处理。
对于天然软弱硬度小的地方,可以考虑直接供给,而无需额外处理。
对于城市供水系统,可利用回收淡化海 水作为补充资源减轻压力,并优化整个供排管网设计以减少泄漏损失。